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二 7.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二 7.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教案第3页

  争的胜利。

  学生:战争胜利了,政权得到了巩固。

  总结: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产生的积极影响,人民终于赢得了渴望已久的和平!那面包呢?请大家阅读这段材料:

  材料:1921年俄罗斯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南方饥荒。一年半时间里超过500万人死于饥饿。在非常困难的地区,为了生存人吃人的极端的情况就出现了,有的家庭死去成员的尸体,竟被那些一息尚存的家人吃掉充饥。另外,那些死于饥饿或被打死的人的尸体,也成了饥饿的人们争抢的"食物"。 --摘自凤凰网

  "500万人死于饥饿",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极端现象。饥荒,依然是饥荒,饥荒就犹如可怕的魔鬼一样困扰着俄国人民。面包没有,为什么会没有面包呢?

  学生:依据131页归纳:战争、旱灾、近乎无偿剥夺的余粮收集制的继续实行,严重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正如下面的材料所描述的一样:1920年,苏俄农民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为了适应战时的需要,当战争结束后就应该立即废止。但苏俄政府不但没有结束,反而继续用于恢复被破坏的国民经济,且作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直接途径,这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严重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给国家经济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恶果。所以,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经济危机又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农民暴动、工人罢工,就连十月革命时期布尔什维克最坚强的堡垒----喀琅施塔得的水兵也暴动了。他们甚至提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政治口号。这场"穿着军衣的农民骚动"的爆发无疑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它深刻地表明苏维埃政权正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

  总结:这些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产生的消极影响。

  面对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苏俄又该怎么办呢?----我们在思考,列宁也在反思。

  材料: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有什么认识?----(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是错误的,脱离了实际情况。)

  材料: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列宁打算怎么办呢?----(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所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只能是而且必须是暂时的。为了最终解决人民的面包与和平问题,列宁开始重新探索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从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探索二:新经济政策(板书)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新经济政策是怎样给人民带来面包与和平的?

学生:根据教材归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