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荷塘月色(鲁人版(08版))
必修1:荷塘月色(鲁人版(08版))第2页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由现实而思古,再返现实收束全篇(情)

  四、找出全文的文眼、脉络,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眼:心里颇不宁静

  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

  分析思想感情:

  对黑暗现实不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回到现实--对美好追求的寄托 反映淡淡的哀愁 得到淡淡的喜悦

  五、明线:游踪

(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

暗线:情感

(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 仍是淡淡的哀愁

  六、感知课文

  1.这篇文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呢?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来。

  明确:1927年。

  2.回顾历史:

  1927年,发生过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

  3.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先生这时的心境如何呢?

  让我们从他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中寻找答案吧!

  4.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明确:4、5、6三段。

  七、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2、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

清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第5组)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