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学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学案第2页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北宋

  点拨: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中国最早的火药武器出现在唐朝。

  答案:C

  2.天文学成就

  (1)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书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2)张衡(东汉)的贡献:①发明浑象仪;②发明候风地动仪--测定地震方位。

  (3)僧一行(唐代)的贡献:①与梁令瓒共同创制了黄道游仪,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恒星位置的变动;②主持实测子午线长度。

  (4)郭守敬(元代)的贡献:制成简仪,比欧洲同类仪器早300多年。

  讲重点 中国古代天文学与农业。

  中国古代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大多和农业有关,古代农业的发展既为天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动力,也提供了经济基础。同时天文观测适应了农业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例2】 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列哪种仪器可遥测地震发生的方位(  )。

  

  点拨:可遥测地震方位的仪器是候风地动仪。A项为候风地动仪,B项为简仪,C项为浑象仪,D项为司南。

  答案:A

  3.数学成就

  (1)计算方法

  ①春秋时期已出现九九乘法口诀。

  ②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筹算计算法。

  ③元代:出现简便高效的珠算法。

  (2)数学专著

  ①概况:东汉时期《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

  ②意义:标志着我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运用十进制记数系统来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③传播:隋唐时传入朝鲜、日本,后被译成日、德、俄、法等多种文字。

  (3)圆周率

  魏晋南北朝:南朝宋、齐之际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一成果领先世界达1 000年之久。

  析规律 中国古代数学的特点。

  整体看中国古代数学偏重于代数学,长于对数的运算及计算方法的研究;但是疏于几何学,很少注意对几何图形性质的研究。

【例3】 在楚汉之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信投靠刘邦后,被派去管理杂乱无章的粮仓。但很快韩信就把新谷、陈粮分开,而且新谷、陈粮的多少统计得非常清楚。他的这些智慧最可能记载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