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教案第2页

根源 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 危害 导致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使社会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安定,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徭役的征派 解决方式 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如北魏到隋唐实行的均田制使土地兼并状况得到缓解 认识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土地兼并问题是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的,最多只能缓解。因为封建国家不可能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 四、"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表现、评价

1、"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2、"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是主张重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严格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3、主要表现

(1)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

(2)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4)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通过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打击商人。

4."重农抑商"政策保障了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晚期破坏正常的商业经营,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和经济发展,违背历史发展潮流,造成中国的落后。

五、"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评价

1、自给自足、落后闭塞的自然经济是"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的根本原因。

2、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故步自封、夜郎自大。

六、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内容 链接点 政治 封建君主专制强化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缓慢发展,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的趋势;封建统治极力加强专制统治,压制新经济因素的成长,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思想领域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进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