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鲁人版必修二 套中人 学案(2)
2017-2018学年鲁人版必修二 套中人 学案(2)第3页

  

  ③如何理解"可是一个礼拜还没过完,生活又恢复了旧样"一句话。

  

  

  

  第二课时

【知识解析】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

  典型人物:"每一个典型人物对读者都是熟悉的陌生人。"(别林斯基)"熟悉"是因为他来自生活,概括了读者曾经感受到的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或现象;"陌生"是与作品中典型人物经历完全相同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这是一个新的形象。所以典型人物具有"既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大家"的特点,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鲁迅)。

  典型环境:指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所生活、形成其性格、并环绕和促使其不得不那样行动的种种特定关系条件的总和,是整个大的时代背景、作品描绘的总环境与人物生活的具体环境的辩证统一。

  二者关系:1.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生活的基础和前提,制约和促使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2.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又反过来能动地影响并推动环境的变化。

【人物赏析】

  1.分析别里科夫这一形象。

  2.探究别里科夫形象的现实意义。

【特色解读】

  一、本文哪些地方用夸张的描写揭露了别里科夫的特点?这样写增强了什么效果?

  

  

  二、为了增强幽默讽刺的效果,作者通过人物的自我表演以及正反对比等方法勾勒了别里科夫的丑态,试就下面两段文字分析这些方法在刻画人物方面所起的作用。

  1."难道这还用解释吗,密哈益*沙维奇,难道这不是理所当然吗?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

  

  

  2.我们一块儿走出了宿舍;那天是五月一日,礼拜天,学生和教师事先约定在学校里会齐,然后一块儿走到城郊的一个小林子里去。我们动身了,他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

  "天下竟有这么歹毒的坏人!"他说,他的嘴启发抖了。

  ......忽然间,柯瓦连科骑着自行车来了,他的后面,华连卡也骑着自行车来了,涨红了脸,筋疲力尽,可是快活,兴高采烈。

  "我们先走一步!"她嚷道。"多可爱的天气!多可爱,可爱得要命!"

  

  

  (三)结合本文别里科夫及《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形象的塑造,说说契诃夫为什么运用讽刺这一艺术手法?

【课内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