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3 专题3 第四单元 第2课时 分子晶体 混合晶体 学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选修3 专题3  第四单元  第2课时 分子晶体 混合晶体 学案第3页

由甲烷晶胞分析,位于晶胞的顶点的某一个甲烷分子与其距离最近的甲烷分子有3个,而这3个甲烷分子在晶胞的面上,因此每个都被2个晶胞共用,故与1个甲烷分子紧邻的甲烷分子数目为3×8×=12,B正确;甲烷晶体是分子晶体,熔化时克服范德华力,C错误;甲烷晶胞属于面心立方晶胞,该晶胞中甲烷分子的个数为8×+6×=4,D错误。

例3 下列物质,按沸点降低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HF、HCl、HBr、HI

B.F2、Cl2、Br2、I2

C.H2O、H2S、H2Se、H2Te

D.CI4、CBr4、CCl4、CF4

答案 D

解析 A、C中HF和H2O分子间含有氢键,沸点反常;对结构相似的物质,B中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大;D中沸点依次降低。

二、混合晶体--石墨

下图分别是石墨的二维平面结构、层状结构、层内的π键结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石墨晶体中,同层的碳原子以3个共价键与另外三个碳原子相连。六个碳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形成了正六边形的环,伸展成平面网状结构。

2.在同一平面的碳原子还各剩下一个2p轨道,并含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形成π键。电子比较自由,相当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所以石墨能导热和导电,这正是金属晶体的特征。

3.石墨晶体中网络状的平面结构以范德华力结合形成层状的结构,距离较大,结合力较弱,层与层间可以相对滑动,使之具有润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