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二 2.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二 2.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教案第2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出示自学目标,放手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自读课文,并思考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途径和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运用资料和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共同探究问题。学生学会比较法、阅读法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理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让学生体会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为21世纪的青年,既要注重自身发展,又要关心社会发展,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与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关系。 1.教法:

讲授法、问答法、任务驱动法等

2.学法:

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观察法等 教材、教参、PPT、动画、史料等 师生活动 一、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抛出问题。

毛泽东曾说:"荣家是我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1986年,邓小平在会见来自海内外的荣氏亲属时说:"你们荣家从整个对发展民族工业作了贡献,是有功的、是推动历史前进的。"

请思考:荣氏家族有什么性质的企业,竟得到国家领导人如此高的评价?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企业等)

教师小结:为什么说民族企业对整个民族工业的发展都有突出的贡献?为解决上述问题,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二、自学目标

教师活动:出示自学目标,提供学法指导,提出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P30-31,西方列强入侵后,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双重作用;

2.精读课文P31,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两种途径,及早期民族企业从事的主要行业;

3.阅读课文P32-33,近代民族工业取得初步发展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学生活动:根据自学方法和要求,认真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鸦片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在列强入侵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艰难的兴起了。尽管它的力量非常微弱,而且分布不平衡,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小,但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却带来了一股新的气息和活力。

三、合作探究

探究一: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

材料一

材料二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是怎样的经济结构?

(2)材料二体现了中国自然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又有何作用?

教师提问: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探究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阅读材料,结合提示,回答问题。

(1)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2)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下,中国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大量破产,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教师总结: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近代民族工业在内力不足和外部压力下产生,自然经济的解体,既便利了列强的入侵,同时又为民族工业的兴起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

探究二: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

甲午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商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而且还表现出由沿海向内地的扩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人教版《历史·必修二》P44

教师提问:阅读材料,可以看出民族工业的发展会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教师总结:近代民族工业虽然规模小,力量薄弱,在国民经济中占比低,但是作为一股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其作用不容小视。特别是在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时,民族资产阶级勇敢地站在了风口浪尖,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小结巩固

教师活动:出示当堂检测题,指导学生分析,解答问题。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问题,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全课从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途径和初步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全面了解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背景及在社会经济中地位。其中,需要突出掌握的是民族工业产生的背景和历史作用。那么,在民族工业取得初步发展后,又有会何去何从呢?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