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鲁教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山东专用)讲义:第七章 第二讲 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
2020鲁教版高考地理总复习(山东专用)讲义:第七章 第二讲 城市化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2.地区差异

  (1)大部分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的C(填字母)阶段。

  (2)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的A或B(填字母)阶段。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

有利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 不利 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不合理城市化表现 环境问题 生物的多样性减少;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废渣影响土地质量;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建筑群影响日照、风速、风向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垃圾污染等   

  [易错提醒]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非都是负面的。合理的城市化能改善环境,过快的城市化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2)许多城市化问题并非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许多城市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技术落后、观念陈旧、管理不力、环境意识淡薄等主观因素导致的规划建设不合理而导致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人为努力解决。

  2.生态城市建设

  (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温馨提示] 城市中心"岛屿"效应

热岛效应 城市市区气温经常比郊区高 雨岛效应 市区降水比郊区偏多。原因:市区温度高,

盛行上升气流;市区凝结核多 湿岛效应 夜晚城区近地面的水汽多于郊区 混浊岛效应 市区污染物比郊区多,能见度低   

  ◎

下图为不同年份我国两城市人口分布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