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教案
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教案第3页

  

(1) "断发"和不缠足运动

①"断发"

  首先介绍断发的过程,教师让阅读学生教材有关内容及插图《辛亥年间,革命士兵剪辫子》和幻灯片上《晚清留短发的留学生》,提出

思考3:

清政府及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法令的原因是什么?(改良社会风俗,革除陋习;反清革命兴起,辫子作为汉族屈从满族,臣民奴于君主的的标志,成为人民攻击的目标;辫子这种发式不适合近代社会发展趋势和世界潮流。)

②不缠足运动

  教师先让学生对比幻灯片图片《"三寸金莲"绣花鞋》和《20世纪30年代穿高跟鞋的时髦女子》,引导学生简要分析中国妇女缠足给身体带来的危害。接着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缠足陋习被废除的经过:1840年前后,外国传教士组织"天足会",宣传缠足的危害,但成效不大;晚清官员,劝戒缠足,有一定成效;维新派人士倡导发起女权运动--康有为在广东首创《不缠足会草例》、康氏兄弟在广州成立"不缠足会" 、新式学堂以不缠足为基本入学条件,一时间不缠足蔚然成风。

  简单介绍后,教师给出第三组图片,提出

思考4:

  通过阅读图片,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除了风气较为开放的大城市和受过教育的妇女接受了放足观念外,多数贫困落后的地区,缠足依然相沿成习。

原因:缠足习俗已经相沿千年,其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彻底根除是相当困难的。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府的倡导、强制下,广大妇女才彻底解放。

1、 报刊与电影

知识卡片:报刊,即报纸和刊物的总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报纸的国家之一。唐代"开元盛世"时,出现了手写的报纸,称为"邸报"、"报状",又叫"状报"、"进奏院状报"等。主要报道宫廷动态,包括皇帝、宰相、大臣的政治、外交活动,传播范围只限于京师,甚至只有京官才看得到。到明清之际,邸报有过相当规模的发展,但是报纸的内容仍限于朝廷谕令、奏章和政治动态。传报组织系统为官府所把持,阅读范围也限于各级官吏,其政治功能的发达与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成反比。

(1) 近代中国报刊业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总结报刊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纪传》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民众有了新闻观念

  1872年:《申报》

  1894年《点石斋画报》

  维新运动: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

  新文化运动:读报刊成为民众不可缺少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