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二第一课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二第一课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教案第2页

1、知识目标:(1)识记我国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政治性义务的内容;

      (2)理解(政治自由和法律的关系);

      (3)正确把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2、能力目标:通过对政治自由与法律的关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分析,辩证看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如"特权"、"拖权"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处理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当两者矛盾时,维护国家利益。爱国情怀

  要落实以上三维目标安排以下教学:

  【一】导入新课: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对大多数劳动人民的民主,和对极少数破坏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专政。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广大的劳动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接下来,我们先通过观赏这几张图片,这是我们生活中常看到的情景,这时候的人们在行使什么权利和履行什么义务呢?(提示:选举权、监督权、服兵役的义务、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

  【二】 新课讲授:

  一、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在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要想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就要享有一定的权利和自由。在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和自由呢?

  1、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教师讲授为主)

  资格: [从国籍、年龄、政治、能力条件] 等方面展开讲。

  含义: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就是选举权;

  公民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就是被选举权。

  地位: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

  教师简单举例解释一下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区别、含义

  材料:(幻灯片) 1999年4月25日,在北京中南海外,有数万名法轮功修炼者示威静坐,要求与中央领导人对话。这些聚集活动未经我国公安部门备案、允许,严重影响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正常工作。

  教师提问:上述材料中的这种聚集活动是公民的示威自由吗?是合法的吗?

  教师提问:如何理解政治自由,结合以下两个材料和书上两个观点,说说你的看法。

  观点一:政治自由就是人们能够无拘无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观点二,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多媒体展示鱼的例子和洛克的话)

师:曾有这么一个故事:一条鱼儿终日只能在水里,它心想:要是没有水的约束,那该多么自由啊!于是鱼儿就来到了岸上,可是没过多久,鱼儿就因为缺氧而死亡,永远失去了自由。这幅漫画令人想到了"法律与自由"这一问题。现在生活中不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寻找自由,最后也和鱼儿一样失去了自由的人。这些人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