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案第3页

 3、雷奈克是怎样发明第一个听诊器的呢?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了解发现的经过,用自己的话说说。

(2)指名说说,其余补充。

(3)四人小组来演一演事情的经过,想象一下雷奈克当时会说什么,做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表演雷奈克的同学在表演中通过自言自语的方式表现出来。

(4)指名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请同学们一起做"导演"帮助"演员"说戏。

   A、"缓步"与"整日思索"相照应要表现出来。

   B、雷奈克"被吸引"是因为孩子们的"贴"、"划"的动作要表现出来。

   C、孩子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雷奈克做了猜测:通过木版,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并且亲自做了实验。这里要将想到的和动作表现出来。

   D、"果然"是什么意思?(事实与猜想的一样)

   E、正因为如此,才会有"高兴极了"、"马上"体现雷奈克的迫不及待,应该表现出来。

   F、"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指导表演出来。

    去掉句中的"啊",读一读,有什么不同?

    比较朗读,体会惊喜激动的心情。

  (5)四人小组再演一次。

(体验是少年儿童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的过程,本环节在设计上通过"表演"、"朗读"等游戏活动,使学生能体验当时的情景,对听诊器的可行性有了感受,也对雷奈克的高兴有了感悟。再引读想象,则加深了对雷奈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实践,致力于医学研究精神的体会。)

  4、朗读第自然段。

  5、从孩子司空见惯的游戏中,雷奈克能够受到启示,解决医疗难题,从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只要做有心人,细致观察生活,肯动脑筋,便会有所发现。)

  6、但是,雷奈克并没有就此满足,还在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齐读第四自然段。

   "又发现"中的"又"是什么意思?

   "又发现"说明什么?

   师总结: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正是雷奈克对医学事业不懈追求的表现。

三、综合训练(10分钟)

1、造句。

(1)、如果......就......

(2)、果然......

2、复述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并完成填空。

 ( )--( )--( )--( ) 

3、写一篇小作文,简单介绍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学生练写,再交流。

(这一环节中作业的设计有基础,有深层,有书面,有口头,形式多样,能从听、说、读、写诸方面考虑,达到巩固、拓展知识的目的。)

4、背诵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四、拓展延伸(5分钟)

   1、雷奈克医生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与现在的听诊器有什么不一样?

   2、学了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想法呢?

    (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和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