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2 第三章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学案5
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2 第三章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学案5第5页

1.酒精

工业用酒精含乙醇约为95%(体积分数)。含乙醇99.5%以上的也叫无水酒精。用工业酒精加入新制的生石灰加热回流,使酒精中含有的水跟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挥发的氢氧化钙来除去水分,然后再用蒸馏的方法可制得无水酒精。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通常是利用无水CuSO4(白色粉末),根据其是否变蓝色来判断。

70%-75%的水溶液消毒作用最强。广泛用于医疗上的一种消毒剂。若浓度过高可使菌体表层蛋白质迅速凝固而妨碍乙醇向细菌体内渗透,影响杀菌的能力,若浓度过低根本上就杀不死细菌。

2.乙醇与钠的反应

(1)反应比水与钠反应缓和得多,说明乙醇分子中的羟基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

(2)钠取代的是羟基上的氢而不是乙基上的氢。

(3)乙醇除与钠反应外,还可与活动性强的其他金属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Al以前的金属)。

注意:密度 水>钠>乙醇

3.醇类的催化氧化规律

(1)该反应的催化剂为Ag或Cu。

(2)脱去的氢为羟基上的氢和连有羟基的碳上的氢。

(3)与-OH相连的碳原子上有2个氢原子时,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与-OH相连的碳原子上有1个氢原子时,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酮;与-OH相连的碳原子上无氢原子时,醇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4.乙酸

注意乙酸、醋酸、冰醋酸的由来。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为纯净物。

乙酸的羧基上有羟基,也有羰基,相互影响,使羟基易电离出H+。乙酸的化学性质主要就是由其羧基决定。

5.用实验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的方法

向一盛有少量Na2CO3粉末的试管里,加入约3 mL乙酸溶液,可以看到试管里有气泡产生,是二氧化碳气体。这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酸的通性: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能与活泼金属反应、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能与碱反应、能与某些盐反应。

6.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的注意点

(1)试剂为浓硫酸和无水乙醇。

(2)导管末端不能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目的是防止加热不均匀,使溶液倒吸。

(3)酯的分离:酯难溶于水或饱和无机盐溶液,比水的密度小,用分液漏斗分液取上层。

(4)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①中和乙酸,吸收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气味;

②降低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

7.酯的命名

可根据生成酯的酸和醇的名称来命名,称某酸某酯。

8.酯与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羧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9.酯的性质

酯的密度一般小于水,并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酯可用作溶剂,也可用作制备饮料和糖果的香料。

10.酯的水解

酯水解反应中无机酸、碱是催化剂。酸使用的是稀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