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教案第2课时(人教版)
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教案第2课时(人教版)第3页

实验药品与装置:

4 g粗盐、12 mL水、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滤纸、酒精灯、漏斗、蒸发皿

实验步骤(请写出具体操作方法及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溶解:称取约4 g粗盐加到盛有约12 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2)过滤: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中,过滤器中的液面不能超过滤纸的边缘。若滤液浑浊,再过滤一次 (3)蒸发: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师:下面请同学们分组,按照我们刚才分析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

师:对各小组实验情况进行评价。刚才有一组同学的实验速度比较快,当其他组的NaCl还没有溶解时,这组同学的NaCl已经溶解了。请大家思考在实验时如何加快溶解速度?

生:将食盐研碎;

在溶解过程中不断搅拌;

可以加热促进食盐溶解。

师:回答得很好,在实验中我们常用研碎固体物质、不断搅拌和适当加热的方法加速物质溶解。

师:通过本实验你还能得到哪些结论?

生: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液体中不溶性杂质;蒸发也可以分离某些物质。

师:回答得很好。请同学们思考:利用上述方法制得的食盐是不是就是纯净的NaCl?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出它们呢?

[多媒体展示]

海水的主要成分

海水中的成分可以划分为五类:

1.主要成分(大量、常量元素):指海水中浓度大于1×10-6mg/kg的成分。属于此类的有阳离子Na+、K+、Ca2+、Mg2+和Sr2+五种,阴离子有Cl-、、Br-、()、F-五种,还有以分子形式存在的H3BO3,其总和占海水盐分的99.9%,所以称为主要成分。

由于这些成分在海水中的含量较大,各成分的浓度比例近似恒定,生物活动和总盐度变化对其影响都不大,所以称为保守元素。

海水中的Si含量有时也大于1 mg/kg,但是由于其浓度受生物活动影响较大,性质不稳定,属于非保守元素,因此讨论主要成分时不包括Si。

2.溶于海水的气体成分,如氧、氮及稀有气体等。

3.营养元素(营养盐、生源元素):主要是与海洋植物生长有关的元素,通常是指N、P及Si等。这些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经常受到植物活动的影响,其含量很低时,会限制植物的正常生长,所以这些元素对生物有重要意义。

4.微量元素:在海水中含量很低,但又不属于营养元素者。

5.海水中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腐殖质、叶绿素等。

师:通过上述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利用上述方法制得的固体中还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以及一些硫酸盐等杂质。我们如何检验它们呢?

生:看书P7"资料卡片",并讨论。

师:在进行物质检验时,我们采取的步骤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