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二:专题1 第4课时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学案)
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二:专题1 第4课时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学案)第3页

  深化理解 "海禁"与"闭关锁国"的含义和联系

  

  

  要点 "海禁"政策

  史料一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史料二 (1661年)法兰西"始有船只赴中国之广州,但贸易额甚微。"

  --《中国对外关系简史》

  思考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二"贸易额甚微"的政策因素是什么?该政策有何特点?

  (2)结合史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推行这种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1)清政府的海禁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特点:实行官方垄断贸易,限制外国人来华。

  (2)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西方殖民者对东方的殖民扩张;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

  

  1.(2014年1月浙江学考)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称为"海禁"。下列各项中,能反映这一政策的是(  )

  A."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

  B."五品以上,不得入市"

  C."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D."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解析 "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指的是"海禁"政策。

  答案 A

  2.(2016年10月浙江学考)清朝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下列表述符合作者思想的是(  )

  A."海禁"政策始于清初

B."海禁"期间曾短暂实行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