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教学《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教案(九年级物理)
免费下载教学《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教案(九年级物理)第2页

答案:1、解析:对于A选项两球带有异种电荷,应该相互吸引;对于B和D选项两球带有同种电荷应 该相互排斥;所以A、B、D选项都是错误的C 2、D 3、B

知识点二:原子及其结构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

2、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等量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电子在原子核的引力作用下绕核高速旋转。

3、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4、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叫元电荷,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 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元电荷用e表示,即:e=1.6×10-19C

5、摩擦并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从束缚电子弱的物体转移到束缚电子强的物体。得 到电子的物体显示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显示正电。

6、摩擦起电的两个条件:(1)相互摩擦的物质的种类不同;(2)摩擦时雨外界绝缘。

例题讲解:

例1、绸子和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这是因为( )

A.玻璃棒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绸子上 B.绸子上的部分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

C.玻璃棒上的一部分正电荷转移到绸子上 D.绸子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

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物体缺少电子带正电,多余电 子带负电。由于玻璃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比绸子弱,在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就 失去一部分电子而带正电荷,绸子从玻璃棒上夺取了一些电子,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上的负电荷.

答案:A

例2、甲、乙两种干燥的绝缘体,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将它们相互摩擦后分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得到了电子带负电 B.甲失去了电子带正电

C.甲、乙靠近会相互吸引 D.甲、乙靠近会相互排斥

解析:电摩擦起电的过程中,是一个电子的转移过程,一个物体缺少电子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必然得到电

子带等量的负电。而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C

跟踪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通过摩擦的方法可产生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