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教案(第一课时)
(部编本)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教案(第一课时)第3页

   2.教师:(出示"星辰"卡片)"辰"字典里说是"日、月、星的总群",这里指什么?

     生:指星,因为夜里无"日",而"月"不适用"摘"。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手可摘星辰"。

     【让学生做动作,想象诗人站立处离天已近,体会诗人想象力很丰富,构思的巧妙。】

     学生据诗意抬手摘星。

     教师:想象一下,摘星辰时手臂的动作,身体的姿态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应该推窗伸臂,斜势向天,这样才能摘星辰。

     教师: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它却能形象地表现出高,大家朗读这句诗,想象诗人此时离天多近?

     学生朗读。

     教师:摘星辰本是难事,但诗人此时觉得很容易,从诗句中的哪一个字体现出来?

     学生:从"可"字体现出来的。

     师:朗读时要读好这个"可"字。

     学生朗读强调"可"字。

     教师:这样可以表达出轻而易举地伸手就能摘到星,更加说明楼的"高"。

   3.指导第三、四行诗句。

     学生:齐读第三、四行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教师:这两行诗句联系紧密。现在你感到天上人和诗人之间距离多远?

     学生:相距咫尺。

     教师:这也是诗人的幻想,但生动地表现了"高";由此也可见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一齐来读好这两行诗句。体会一下该怎样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