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三 春之声 教案2
2018-2019学年粤教版必修三 春之声 教案2第2页



罐子车 大空间 中国--外国 社会生活

城市--农村 的新转机

(现在) 未来

社会生活剪影

人民的欲望

结 构 梳 理

3、小结:《春之声》的表现手法

小说的主题是"歌唱生活中的新转机",但不重塑造人物性格,不重故事情节叙述,不按正常时空顺序。他借鉴了西方的"意识流"手法,但又不是西方纯粹的"意识流"。小说采用的"放射性"结构有一个端点,就是坐在闷罐车厢这一特殊环境中主人公的心灵世界。小说主要写时空切换中,外界世界作用于主人公内心所引起的联想和心理状态,并以此来表现主题。

四、难点分析:

问:火车上的歌曲《春之声》是一个巧合还是必然,那么在这里又有什么含义呢?

明确:火车上的歌曲《春之声》用在这里是作者有意安排的,它比喻祖国的春天,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未来的无限希望和憧憬!

五、精华赏析:独特的语言

请仔细品味课本第95页"思考、探究"第三题的语句。想想这种"把平淡的事物表述得饶有趣味",对自己的写作有何启发。

1、 尘土和纸烟的雾气中出现了旱烟叶......还有南瓜的香味哩!

提示:奇特的比喻,使平常的描写生动且有回味。

2、 黑压压的人头,压迫得白雪不白,冬青也不绿了。

提示:巧妙的夸张

3、 他小跑着离开了故宫......把他拉下去哩!

提示:联想奇特,幽默有趣

4、 她说得挺带劲,每吐出一个字就像拧紧了一个螺母。

提示:比喻独到

5、 岳之峰不由得也摸了摸自己携带的两个旅行包......一切都健在无恙。

提示:风趣独特,超越日常思维

6、 闷罐子车正随着这春天的旋律而轻轻地摇摆着,醺醺地陶醉着,袅袅地前行着。

提示:叠词的运用,富有音韵美;拟人运用恰当传神。

文中还有一些语言读来也很美,请自己再找找,并把结果与同桌分享。

(小说过长,又是意识流小说,学生恐怕很难读懂。不妨重点放在品味语言上。)

六、作业:

1、 结合课后练习,预习科学小品文《说数》,在文中找出生字生词并注音。

完成《第二教材》(《春之声》)基础题、能力题、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