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1章第2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3课时)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 第1章第2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3课时) 学案第2页

(3)其他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2.配制过程

以配制100 mL 1.00 mol·L-1 NaCl溶液为例。

(1)计算、称量: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为5.85 g,实际用托盘天平称量的质量为5.9 g。

(2)溶解: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为搅拌加速溶解。

(3)移液、振荡。

①移液前需将溶液冷却至室温。

②移液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

③振荡前需进行的操作为将烧杯和玻璃棒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中。

(4)定容。

①当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__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

②定容标准为: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5)摇匀:方法为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

【自主思考】

2.NaOH固体如何称量?称量4.0 g NaOH,需要的砝码是4 g吗?

提示 NaOH是腐蚀性药品,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若称4.0 g,需要的砝码应大于4 g。

[效 果 自 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 mol NaCl溶于1 L水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 mol·L-1。(  )

(2)将25 g CuSO4·5H2O溶解在1 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

(3)把1 mol NH3通入水中得到1 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

(4)将10 g CaCO3粉末加水配成100 mL溶液,Ca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

(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若液面超过刻度线,应立即用胶头滴管吸出多的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