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 人教版(新课改地区)必修二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 学案+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 人教版(新课改地区)必修二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 学案+Word版含答案第2页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城市化标志

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城市化动力机制

含义 表现 拉力 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等 推力 促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等 4.城市化意义

(1)带来聚落形态的变化。

(2)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3)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进步的表现。

微讨论

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高吗?

提示 (1)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高,只能说是一般规律,但不能说是绝对规律。(2)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就不遵循这种规律。(3)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南美洲这种状况最为突出。另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则表现为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如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

|案例分析|

2017年12月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上中央对城市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和要求。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型社会,城市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创造国家财富的主力军。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到2014年末,我国城市化率从17.9%提升到54.7%,城市数量从193个增长到653个,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农村,并且今后每年城镇化率仍会以1%的速度增长。纵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