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三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人民版必修2学案:专题三 三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同的经济成分之间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2.作用

  (1)市场机制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2)宏观调控有利于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

  

 

  

题组一 历史性的跨越

1.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解析:选B 抓住"1992年"这一关键信息,华而诚的讲述是指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2."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一论述说明 (  )

  A.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没有本质的区别

  B.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融合是最好的经济发展模式

  C.计划和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是区别意识形态的标准

D.资本主义应当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应当实行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