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一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学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一 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学案第2页

 际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动力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等重大理论问题。(注意: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实际情况的初步结合,为以后探索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奠定了基础。)

中共成立后,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四、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1922、1--1922、3)

1、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领导

2、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邓中夏)

3、运动:开始:香港海员罢工 结束: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二七惨案)

4、教训:1922年6月发表《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

必须联合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五、中共"三大"(1923、7;广州)

正式确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第二阶段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

1、原因:必要性:

• 国共两党各自失败的教训;

• 国民党: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相继失败,

• 共产党:二七大罢工的教训,中共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 可能性:

• (1)共同的社会背景--打倒列强,除军阀;

• (2)中共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战线;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合作方针

• (3)孙中山继续坚持民主革命立场。同意与共产党合作

• (4)共产国际的支持(马林)

2、形式:党内合作(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3、标志:国民党"一大"(1924、1;广州)

思考: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政党,两党为什么能够合作?(合作基础)

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它与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它成为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提示: 国共合作的形成反映了中共为国家和民族利益采取的务实精神。国民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