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3.3《物质的跨膜运输》学案(苏教版必修1)
生物:3.3《物质的跨膜运输》学案(苏教版必修1)第3页

●植物细胞壁是 结构,即 和其他物质均能通过。

①当外界溶液 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吸水膨胀,但由于细胞壁的保护和支持作用,因此观察不到细胞明显变化现象

②当外界溶液 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失水皱缩,但由于细胞壁比细胞膜和细胞质收缩性小,因此会观察到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分离的现象

③当外界溶液 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处于动态平衡,观察不到细胞明显变化现象

二、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膜方式

知识梳理 阅读教材P49后完成并记住下列内容

1、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主要通过 作用进入细胞(简称胞吞);需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胞吞作用过程参见课本。实例:白细胞吞噬、变形虫吞噬等。

2、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主要通过 作用排出细胞外(简称胞吐);需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胞吐作用过程参见课本。实例:分泌蛋白的产生等。

[思考讨论]

阅读教材P49"拓展探究",归纳大分子出入细胞的方式与小分子出入的异同。

【知识小结】用简略形式归纳本节内容

【交流思路】

【例1】物质进出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的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下列两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两种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A、B所示的物质运输方式,A是 ,B是 。

(2)上述2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例2】将人体血液置于9%的食盐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血细胞呈现( )。

A.质壁分离 B.正常状态 C.细胞膜破裂 D.细胞皱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