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4:第一单元 第3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学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4:第一单元 第3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学案第3页

1.统一台湾

(1)前提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主权。

②随后坚持抗清,割据台湾则阻挠了国家统一。

(2)过程

①1681年,郑克塽继位;康熙帝抓住有利时机,派施琅攻占澎湖,郑克塽投降。

②随后设立台湾府,台湾重新归属中央政权。

(3)影响: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加快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2.加强对蒙藏地区的管理

(1)措施

①多伦会盟:乌兰布通战役胜利后,康熙帝在多伦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正式接受全体喀尔喀蒙古贵族和喇嘛的臣服。

②册封活佛:清朝在蒙藏地区特封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四大活佛,分掌蒙藏地区喇嘛事务,四大活佛直辖于朝廷,既保护佛教,有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

③设立木兰围场和承德避暑山庄

a.平定"三藩"后,康熙帝在内蒙古设立木兰围场,作为围猎、避暑、练兵和处理民族事务的特殊场所。

b.1702年,开始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实际上成为处理民族事务、加强北方边防的政治中心。

(2)成效:既加强了民族团结又通过分而治之的手段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统一。

要点 统一台湾

史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