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3-5 第十七章 第3节 粒子的波动性 学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3-5    第十七章 第3节 粒子的波动性  学案第5页

  B.光的波动性类似于机械波,光的粒子性类似于质点

  C.光不具有波动性

  D.由于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无法只用其中一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解析:选D 19世纪初,人们成功地在实验中观察到了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这属于波的特征,微粒说无法解释。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但到了19世纪末又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这种现象波动说无法解释,证实了光具有粒子性。波动性和粒子性是光在不同的情况下的不同表现,无法用其中的一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选项D正确。

  2.(多选)关于物质波,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任何运动的物体都伴随着一种波,这种波叫做物质波

  B.X射线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的

  C.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的

  D.宏观物体尽管具有波动性,但它们不具有干涉、衍射等现象

  解析:选BD 据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知,任何一个运动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相对应,这种波就叫物质波,可见,A选项正确;由于X射线本身就是一种波,而不是实物粒子,故X射线的衍射现象并不能证实物质波理论的正确性,即B选项错误;电子是一种实物粒子,电子的衍射现象表明运动着的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故C选项正确;由电子穿过铝箔的衍射实验知,少量电子穿过铝箔后所落的位置是散乱的、无规律的,但大量电子穿过铝箔后落的位置则呈现出衍射图样,即大量电子的行为表现出电子的波动性,干涉、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只要是波,都会发生干涉、衍射现象,故D选项错误。

  3.(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光的频率越大,波长越长

  C.光的波长越长,光子的能量越大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 m/s

  解析:选AD 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A对;由c=λν 知B错;由爱因斯坦光子理论ε=hν,c=λν,知波长越长,光频率越小,光子能量越小,C错;任何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均为3.0×108 m/s,D对。

  4.如果一个中子和一个质量为10 g的子弹都以103 m/s的速度运动,则它们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分别是多少?(中子的质量为1.67×10-27 kg)

  解析:中子的动量为p1=m1v。

子弹的动量为p2=m2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