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3.2《细胞的类型和结构》学案2(苏教版必修1)
生物:3.2《细胞的类型和结构》学案2(苏教版必修1)第5页

【学科资料精编】

细胞工程研究的进展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细胞工程就是利用细胞的全能性,采用组织与细胞培养技术对动、植物进行修饰,为人类提供优良品种、产品和保存珍贵物种。细胞工程主要包括体细胞融合、核移植、细胞器摄取和染色体片段的重组等。

  体细胞融合是指两个不同种类的细胞,加上融合剂,在一定条件下,彼此融合成杂交细胞,使来自两个亲本细胞的基因有可能都被表达,这就打破了远源生物不能杂交的屏障,提供了创造新物种的可能。用这种体细胞融合的技术,如今已在动物间实现了小鼠和田鼠,小鼠和小鸡,甚至于小鼠和人等许多远源和超远源的体细胞杂交。虽然目前动物的杂交细胞还只停留在分裂传代的水平,不能分化发育成完整的个体,但在理论研究和基因定位上都有重大意义。而植物间的体细胞融合所得到的杂交细胞,已达到了完整的植株水平,获得了新的杂交植物,如我们所熟悉的"西红柿马铃薯""拟南芥油菜"和"蘑菇白菜"等。

  细胞核移植对动物优良杂交种的无性繁殖具有重大意义。1981年瑞士学者伊梅恩斯等用灰鼠的细胞核注入到除去了精核和卵核的黑鼠的受精卵内,然后再将这个由黑鼠细胞质和灰鼠细胞核组成的卵体外培养4~5天,形成胚胎后再移植到白色雌鼠的子宫里,经过21天的发育,得到的仔鼠是灰色的。说明仔鼠的性状取决于细胞核的来源。这一技术的成功与完善对于优良家禽的无性繁殖和濒临绝迹的珍贵动物的传种意义重大。

  细胞器的移植主要是指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移植。如卡尔森用白化型原生质体摄取正常的叶绿体,进而发育成正常的绿色植物;或有人用抗药型草履虫的线粒体植,敏感的草履虫细胞,使后者获得抗药性等。

  染色体工程则是利用染色体替换来改变生物遗传特性,如利用染色体的易位、缺体、三体等方法,获得新的染色体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