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三教师用书: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三教师用书: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Word版含答案第5页

  (3)生产单克隆抗体时一般不直接培养效应B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15N标记的氨基酸培养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放射性物质在细胞器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若a、b分别为动物的精子和卵细胞,动物产生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2)在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两个植物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形成新的细胞壁,由杂种细胞形成杂种植株需要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该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中心环节是形成愈伤组织,然后诱导它再分化形成植株,再分化的原理是基因选择性表达,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意义是该技术能克服有性(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3)生产单克隆抗体时一般不直接培养效应B细胞,主要原因是效应B细胞不能无限增殖。由于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的过程是: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胞吐释放,因此放射性物质在细胞器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答案:(1)减数分裂 (2)形成新的细胞壁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基因选择性表达 有性(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3)效应B细胞不能无限增殖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共研探究]

  1.传统抗体的制备

(1)制备过程:向动物体内注射抗原,使之产生抗体→从动物血清中分离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