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岳麓版选修1 第五单元 第16课 改革永远在路上 学案
2019-2020学年岳麓版选修1 第五单元  第16课 改革永远在路上 学案第3页

  (2)实质: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s\up3(08(08)社会生产力。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①起步:重大举措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s\up3(09(09)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对土地经营制度进行改革,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调整产业结构:1984年开始进入产业结构调整阶段,乡镇企业大量涌现,农村改革向专业化、\s\up3(10(10)商品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③推行税费改革:2000年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开始在农村进行税费改革,即"三个取消、一个逐步取消、两个调整和一项改革",目的是通过对农业和农村领域的税费制度的改革,理顺国家、\s\up3(11(11)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

  (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后来以"\s\up3(12(12)放权让利"为主线大力改革国有企业,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②1984年,党的\s\up3(13(13)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以城市经济体制为重点的改革全面展开。

  (5)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①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s\up3(14(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②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s\up3(15(1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2.实行对外开放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开放区逐渐向内地和\s\up3(16(16)边境城市发展。

  (2)当今,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s\up3(17(17)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做一做2 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