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三单元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三单元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1)近代化是工业化以及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

  (2)近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思想的理性化。

  [概念阐释]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1)"近代"从生产力角度理解,指使用"机器"进行生产。

  (2)"民族工业"强调"民族性",指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而兴建的工厂制工业。

  (3)近代民族工业: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兴建的、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工业。

  

  

  

 1.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在大部分农村,自然

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2.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科

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材料一] 洋布、洋纱、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七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这一现象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有何影响?

  [教你读史]

  注意省略号前后从原因和结果两方面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