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第一单元 中外抒情散文(课本同步)(必修2)
2011语文一轮复习学案:第一单元 中外抒情散文(课本同步)(必修2)第4页

 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语言辞格:

(1)描绘类(生动形象):比喻、夸张、拟人

(2)结构类(强调突出):对偶、排比、反复

(3)语气类(增强语气):反问、设问

明确了这些常见修辞格的作用,然后结合具体文本如文章主旨、作者感情、强调重点等内容进行阐释。

2、表达方式:

(1)叙述技巧,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2)描写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3)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4)叙述方式:

顺序:指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的一种叙述方式,作用是使文章层次清晰,眉目清楚。

插叙:指在叙述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然后继续进行原来的叙述。其作用是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

倒叙:指先交代事件的结局或某个突出的精彩片断,然后回过头来再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叙述。作用是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

(5)描写方式:

景物、环境描写:作用是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主题。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作用是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表现手法:

对比、衬托(正衬、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