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2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1第2章第1节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学案第2页

 学 习 及 研 究 容 3、胶体及其性质:

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

胶体性质:

1)、丁达尔现象:当一束光线通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可以用来区分溶液与溶胶。

2)、布朗运动 在胶体溶液中,胶体微粒(胶粒)不断做无规则运动。

3)、电泳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者阳极做定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泳。电泳现象证明胶粒(不是胶体)带有电荷。胶粒带电是由于物质分散成胶体微粒时,分散质的总面积有很大增大,这使胶粒具有较强的吸附离子的能力。由于吸附溶液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使胶粒带有电荷。

胶体微粒 吸附的离子 胶粒带的电荷 胶粒移动方向 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阳离子 正电荷 阴极 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 阴离子 负电荷 阳极 在电泳实验中,氢氧化铁胶粒向阴极移动,是阴极附近颜色加深呈红褐色;而As2S3胶粒向阳极移动,使阳极附近颜色加深呈金黄色。

4)、凝聚 胶体的微粒载一定条件下聚集起来变成较大的颗粒,并从分散剂中分离出絮状沉淀的现象叫凝聚。胶体比较稳定,主要是由于同一胶体微粒带有同种电荷,同性相斥,不易凝聚,中和胶粒所带的电荷或者增加胶粒互相碰撞的机会均能使胶体凝聚。对于分子胶体而言,破坏其分子表面包裹的水膜,也能使其凝聚。

 使胶体凝聚的方法有三种:

(1) 、加入电解质

(2)、 加入电解质能中和胶粒所带的电荷而使胶体凝聚,电解质中中和胶粒电荷的离子电荷越高,凝聚能力越大。如果加入盐而使胶体凝聚叫盐析。

(3)、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另一种胶体。

(4)、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