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设计历史人民选修一讲义: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专题检测(五)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新设计历史人民选修一讲义: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专题检测(五)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A.主张"信仰得救",给人以精神的自由

B.否定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要求建立民族教会

C.鼓励人们以本民族语言解读《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

D.批判神权统治,否定宗教礼仪,鼓吹人性解放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信仰得救"。B、C、D与材料主旨不符。

4.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路德战胜了信神的奴役制,只是因为他用信仰的奴隶制代替了它。""信仰的奴隶制"是指(  )

A.人皆僧侣 B.因行称义

C.人皆上帝 D.理性至上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信神的奴役制"是指教会对《圣经》解释的专制权力。路德宣扬了"《圣经》至上""信仰即可得救"的思想,从而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但路德没有否定对上帝的信仰,而是强化了这种信仰,从而创制了"信仰的奴隶制",这是一种"人皆僧侣"的思想。B是当时教会宣传的思想,D是启蒙思想的核心,C与当时的思想信仰不符。

5.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不是在精神权力之上,管不着它--请问这是什么基督教义?"这句话的含义是(  )

A.教会权力应高于世俗权力

B.世俗权力受教皇的委托

C.教会权力只受上帝的制约

D.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权力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马丁·路德对精神权力高于世俗权力感到不理解,实质上是主张世俗权力要高于精神权力即教会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