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一线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新一线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国革命指明方向。

  三、国民革命运动

  1.国共合作

  (1)条件

  ①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工人运动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②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希望与中共合作来改组国民党。

  ③共产国际的帮助与促进。

  (2)实现: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新三民主义成为合作基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合作形成。

  (3)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

  2.北伐战争

  (1)条件:国共合作是政治前提;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奠定了群众基础;国民政府成立,国民政府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

  (2)概况:为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1926年国民政府开始北伐。北伐军很快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1927年初,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3.结局--国民革命失败

  (1)原因:帝国主义干涉,寻找新的代理人;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限制工农运动,放弃革命领导权。

  (2)标志: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3)教训:必须坚持党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建立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

  4.历史意义

  (1)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有重要作用。国民革命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

[素养对接·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