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四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四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解析:选C 根据"昨天的光荣的盟国"排除B、D两项;二战结束前后,英国与美国始终是盟国,排除A项;二战结束后美苏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对手,此后开始了"冷战",故"新敌人"指的是苏联,选C项。

  3.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

  A.联合国 B.欧洲共同体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解析:选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可知应属军事方面的措施,排除A、B两项;华沙条约组织是苏联发起的,故排除C项。北约是美国发起并组织的,故选D项。

  4.下表是关于捷克斯洛伐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造成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  )

国家

年份 捷克斯

洛伐克 匈牙利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1948年 68% 66% 29% 33% 1952年 29% 29% 15% 11%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经互会的成立

  D.柏林危机的爆发

  解析:选C 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是两极格局,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为了恢复发展经济、反击"马歇尔计划"及进一步巩固东欧阵地,1949年1月苏、保、匈、波、罗、捷6国代表在莫斯科建立经互会。因此出现了题中表格现象。

  5.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

  A.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

  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C.两德为美苏争霸的前哨阵地

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