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岳麓版选修4 第四单元第14课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 学案
2019-2020学年岳麓版选修4 第四单元第14课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 学案第2页

2.过程

(1)1917年9月,列宁发出夺取政权的号召,制定了武装起义的具体计划。

(2)1917年11月7日,攻占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3)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成立,标志着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特别提醒]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有其历史必然性。首先,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是各种矛盾集中的焦点。其次,是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客观条件是俄国参加一战导致各种矛盾激化。

四、新经济政策

1.背景:1921年春天,苏维埃国家遭受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内容

(1)农业方面:用实物税取代余粮征集制。

(2)工业方面:实行租让制、租赁制,并恢复私人小企业,同时进行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3)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和商品交换,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3.实质:是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长期政策。

4.作用:国家经济明显好转。

[特别提醒] 新经济政策是在苏维埃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五、列宁的政治遗嘱

1.对十月革命和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论述

(1)从理论上对十月革命进行了分析,认为俄国革命有一定的特殊性。

(2)对苏维埃政权的经济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3)提出要克服官僚主义,认真选拔党政干部,改造国家机关,加强党中央的团结,防止分裂。

(4)提倡各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沙文主义。

2.列宁逝世:1924年1月,列宁因脑溢血逝世。

[特别提醒] 因为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与当时国际和俄国国内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十月革命的胜利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