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新人教版公开课《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设计教案
八下历史新人教版公开课《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设计教案第3页

  企业--只管生产。

  工人--干多干少,干与不干一个样,每月都能按照级别领取固定工资。

  政府管得太多;企业没有自主权;工人没有积极性。政企不分,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使企业不能最大限度地创造财富,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

  3.城市改革的内容。

  主要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4.城市改革的目的和结果。

  目的是克服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力。

  结果是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1987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比1978年翻了一番。

  目标导学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情况。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读课本回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五、检查反馈:

1.20世纪80年代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

A.互助组 B.农业合作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人民公杜化

2.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

 A.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B.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使农民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3.既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一场攻坚战的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C.建立经济特区 D.国有企业改革

4.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5.我国的对内改革在农村是如何进行的?起到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