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物理人教版选修3-3教学案:第七章 第4节 温度和温标
2017-2018学年物理人教版选修3-3教学案:第七章 第4节    温度和温标第3页

  (6)温度升高了10 ℃也就是升高了10 K。(√)

  2.合作探究--议一议

  (1)一根长铁丝一端插入100 ℃的沸水中,另一端放入0 ℃恒温源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温度随铁丝有一定的分布,而且不随时间变化,这种状态是否为平衡态?

  提示:这种状态不是平衡态,只是一种稳定状态,因为存在外在因素的影响。

  (2)当系统处于平衡态时,系统的所有性质都不随时间变化,是绝对不变的吗?

  提示:不是。平衡态是一种理想情况,因为任何系统完全不受外界影响是不可能的,即使系统处于平衡态,仍可能发生偏离平衡态的微小变化。

  (3)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温度这个概念。

  提示:宏观上,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温度反映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对平衡态与热平衡的理解   

  1.正确理解平衡态

  (1)热力学的平衡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组成系统的分子仍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只是分子运动的平均效果不随时间变化,表现为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2)平衡态是一种理想状态,因为任何系统完全不受外界影响是不可能的。

  2.对热平衡的理解

  两个系统达到热平衡后再把它们分开,如果分开后它们都不受外界影响,再把它们重新接触,它们的状态不会发生新的变化。因此,热平衡概念也适用于两个原来没有发生过作用的系统。因此可以说,只要两个系统在接触时它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我们就说这两个系统原来是处于热平衡的。

  3.平衡态与热平衡的区别

  (1)平衡态是对某一系统而言的,是系统的状态,热平衡是对两个接触的系统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2)分别处于平衡态的两个系统在相互接触时,它们的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直到温度相同时,两个系统便达到了热平衡。达到热平衡的两个系统都处于平衡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