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教研课《第七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教案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教研课《第七单元: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教案第2页

  对这道例题的编写要领会三点: 一是教学内容用拍摄照片的形式呈现,不仅是为了激发兴趣,而且是引导学生专注地观察小猴。因为拍照就在观察,照片上猴的模样是可以看到的。二是辨别各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需要亲自到各个位置上观察,了解每个位置看到的样子,作为选择照片的参照。教学要为每一个学生创造观察实物的条件与机会,不能仅让他们看着教材的情境图去辨别照片是谁拍的。因为情境图上只能清楚地看到猴的一个面,另三个面不能完整地看到,甚至一点也看不到,分辨照片就失去了直观表象的支持。三是猴的正面照片是谁拍的已经找出来了,余下的三张照片让学生自己判断。其中猴背部的照片是谁拍的很容易知道,两张侧面照片看上去差不多,较难分辨。情境图里猴的一个侧面正对着学生,降低了辨别的难度。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观察两张猴的侧面照片,比较有什么不同,体会各是哪个小孩拍的,从而感受如何抓住物体的主要特点进行观察。"想想做做"第2题是配合这道例题编排的。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学生比较熟悉。根据教材里三个孩子观察汽车时所站的位置,学生能够想出这三个孩子各看到了什么,从而进一步体会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会看到不同的情形。第3题要求先在一个位置上看茶壶,找出与看到的形状相同的那幅图,然后说出在其他三个位置上看这个茶壶,分别会是哪幅图。由于学生没有在这三个位置上观察茶壶,只能联系看小猴获得的体验进行推理,有利于发展空间观念。在说出其他三个位置看到的会是哪些图以后,如果让学生到这些位置上实地观察,验证刚才的判断,反思进

行的推理,能获得对观察物体方法与要领的进一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