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3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学案(1)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3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学案(1)第3页

  6.阅读下面的语段,请你为中医走出困境指出恰当合理的发展道路。(任答三点即可)

  自19世纪末部分国人主张"全盘西化强国"以来,中医的困境就开始了。进入20世纪以后,一些寻找中国落后挨打根源的知识分子,将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文化视为腐朽没落文化的代表,不加区分地踏在脚下。此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代中国人,接受西方科学文化多,对传统文化反而日渐陌生。比如,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弱化,使得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古文为载体的中医理论,对多数民众无异于"天书"。加之,近代以来持续不断对"中医是否科学"的争论,使越来越多的国人对中医产生怀疑甚至抵触的情绪。

  发展道路: 

   

   

   

   

  参考答案:(1)大力宣传传统文化、传统医学,恢复中医生存的文化土壤;(2)进行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教育,让大多数国人认同中医;(3)为中医立法,加大政府投入;(4)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中医人才培养等。

  二、阅读理解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另一股韩流:韩国电影的西进之路

  柳 青

  当"长腿欧巴""疯狂换造型的女神"和"无所不能的教授"攻陷亚洲无数少女少妇阿姨妈妈的心坎时,韩国电影和电影人拧成的另一股韩流正在西进好莱坞。

  去年一年里,好莱坞的三部A级制作的导演是韩国人:金知云导演了施瓦辛格主演的《背水一战》,朴赞郁导演了《斯托克》,还有奉俊昊的这部豪华《雪国列车》。《纽约时报》的一篇题为《韩国穿越好莱坞》的文章提到,作为舶来品的韩国电影在美国能有不错的观众基础,原因在于对类型片的熟练掌控,"韩国电影的趣味是很特别的,擅长运用各种惊悚或暴力的元素,把本质上韩国化的叙事在视觉上包装成美国观众非常喜爱的犯罪片、恐怖片之类"。

  要说韩国电影是好莱坞的远房姻亲,并不夸张。事实上,正活跃的中生代导演原本就是看着好莱坞电影和有"亚洲好莱坞"之称的香港电影长大。若干年前,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特聘韩国研究员李旻泰曾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提过,1992年之前,韩国人根本不看本国电影,哪怕官方赠票或组织包场也不愿捧场,宁肯去录像厅看香港武侠片和好莱坞电影。20世纪80年代末的大学生喊出"拒绝依附美国"的口号,可这代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能力,其实是被美国文化塑造的。

1996年,《猪堕井的那天》在鹿特丹影展获金虎奖,这个时间点被欧美影评圈界定成电影韩流的发轫,第二年,一批年轻的韩国导演奔赴鹿特丹影展,西方影评人对这些新人新作的第一印象是"像香港或美国的电影"。同年,釜山影展策展与选片人之一李保罗接受采访时不讳言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