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二: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二:4.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教案第3页

报纸类型 出现原因 特点 重要报刊 传播洋教西学为主的报纸 促进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 传教士创办,约占同期中国报刊总数的95% 商业报纸 传统经济结构解体,近代商业意识的强化 新闻、言论、文艺副刊和广告四要素有机结合,以商情和时事为主   《申报》 政论性报刊

维新运动兴起,为推进变法,开启民智 宣传政纲的喉舌和政治斗争的工具 《中外纪闻》等 通俗性报刊

适应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 取材世俗,运笔浅湿,专门满足市民文化消遗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关于近代广播发展状况,由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发展过程中的几个"第一",并理解播放内容的变化:由早期的新闻、宗教等比较单一的节目向着言论、教育、娱乐、社会乃至宗教等多方面扩展。

  对电影的发展状况,教师设问:电影事业在中国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国产电影发展状况如何?

  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可比较容易地归纳问题的答案。

  对电视的发展状况,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准几个时间:

  1958年第一台国产电视机诞生,第一座电视台出现,1978年各省市、自治区有了自己的电视台。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思考:电视节目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电视的发展趋势如何?

  生:变化:由"文革"时期的严重概念化、口号化的节目到今天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

  趋势:朝着数字化电视的方向发展,更加满足生活的需要。

  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师:我们现在上二课用的是多媒体计算机,与国际互联网(因特网)直接相连。同学们喜欢上网聊天,教师喜欢在网上查备课资料,商人利用互联网做生意等,这足以说明,国际互联网大大改变了古老的中国。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互联网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