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常香玉的小气与大方》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常香玉的小气与大方》教学设计第2页

    (1)课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描写了常香玉的"小气"与"大方"?

    (2)你从常香玉身上感受到了哪些可贵的品质?能用一句话来表达对艺术家的赞美吗?

   2.汇报。

    汇报时小组成员可以用朗读加谈理解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取其他的形式。

    在汇报过程中,老师适时地指导朗读,感受常香玉"小气"和"大方"的不同表现,在对比中,加深对常香玉爱国爱民情怀的感悟。

    (1)常香玉"小气"得不尽"情理",但那是对自己、对家人;常香玉慷慨大方得让人感动落泪,那是对国家、对人民。

    (2)常香玉的"小气"表现在衣、食、住、行上(旧房子、旧家具、旧衣服......);"大方"表现在为国分忧捐助飞机及"非典"防治工作,资助下岗职工,资助遇到困难的父老乡亲和自己的家乡。

       指导朗读2、4自然段。

    (3)常香玉爱自己的国家,爱人民,她的爱是崇高的。她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有感情地朗读5自然段,要读出赞美之情。

      [借助汇报,让学生进入文本的情境之中,联系上下文体会常香玉的可敬。]

  四、了解对比的写法,指导写作

   1.默读课文,看一看这篇文章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2.这篇文章始终采用对比的手法(对私和对公、小气和大方),在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常香玉勤俭节约、严格要求自己,慷慨大方,忠心为国为民的高贵品质。

   3.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适当采用这样的写作手法。

    [学习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五、检查识字情况

   1.学生自读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3.认读词语卡片。

  六、课外延伸

    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文章《青藏铁路建设者的"哭""酷""苦"》,并交流读后的感受。

    [以一篇带多篇,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多读书、多积累,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打下基础。]

  七、小结

    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教师接着读第6自然段,结束全文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