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三课学案(新人教版)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三课学案(新人教版)第5页

 A

例5、(2006·广东,模拟)2006年1月,广州市统计局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05年广州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31%。下列对恩格尔系数看法正确的是 ( )

A.恩格尔系数和生活水平成正比

B.恩格尔系数是家庭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C.思格尔系数和生活水平成反比

D.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恩格尔系数必然也不断增加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思格尔系数相关知识。 A、D项表述都是错误的。

答案:BC

例6、(2006·宣武,三模)

辨析题:消费结构越合理,消费水平越高。

解析:本题属于考查不同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辨析题。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之间存在以下关系:消费结构反映消费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的可支配收入中,消费结构是否合理也影响消费水平的高低,但制约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本题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看问题比较片面,考虑角度比较单一,回答问题也缺少层次性。

  答案:上述观点是不正确的。

  (1)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反

映了人们消费水平的高低。

(2)消费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

(3)在一定的可支配收入中,如果合理安排消费支出,做到理性消费,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消费水平,不合理的消费安排会降低消费水平。

例7、(2006年高考重庆文综卷)某高校网站论坛上一篇谴责浪费的文章引起强烈共鸣。文章说,有些同学早晨洗漱时任凭自来水哗哗流个不停;在该校餐厅门口的两个泔水桶里,装着将满的剩余饭莱,不少同学还在将大半碗拉面、大半个馒头往里丢,而食堂窗口上方赫然写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自从党中央提出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后,全国正在展开一场旨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活动。大学生从反思浪费开始学习节约、注意节约了。

  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材料中的浪费行为。

解析:本题把坚持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这样的消费问题,放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样的大环境中考查。切入,氖小,但立意很深。我们应该综合运册所单知识时材料中的浪费行为作出

 分析与评价。

  [答察](1)材料中的浪费行为是不合理的消费行为。

(2)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不合理的消费不利于生产发展;个人消费行为与社会利益紧密相关;我国资源相对短缺,要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或倡导正确的消费行为),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倡导科学消费,反对不文明消费。

贴近实际

2007年中央关于扩大消费需求的措施

[背景材料]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当前工作的着力点,就是要合理控制投资增长,努力优化投资结构。坚持以增加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为重点,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要稳定居民支出预期,扩大即期消费。通过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解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减轻居民增加消费的后顾之忧。要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和市场建设,为农民增加消费提供便利。要完善消费环境和政策。改善居民住、行条件,积极发展旅游、文化、健身等服务性消费。合理调整消费税,规范和发展消费信贷,抓紧清理、修订现行抑制消费的不合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