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5课-荆轲刺秦王学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5课-荆轲刺秦王学案(含答案)第2页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震",震慑)  

  8.设九宾 (通"傧",傧相[bīnxiàng],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ìn。)  9.图穷而匕首见 (通"现")  

  10.秦王还柱而走 (通"环",绕)  

三、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

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长者:古义,德高望重的人;

今义,年长的人。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古义,刻毒;

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3)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可以:古义,两个词,可以用来;

今义,能够,可能。

(5)将军岂有意乎?

有意:古义,有心意,此处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故意。

(6)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于是:古义,在这时;

今义,连词,表示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7)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以不顾

不顾:古义,不回头看;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8)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

(9)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股: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四、一词多意

① 陈述 (恐惧不敢自陈)

陈 ② 通"阵"、列阵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① 只是,不过 (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 ② 回头看 (荆轲顾笑武阳,......)

① 接近、趋向 (于是荆轲遂就(上)车而去)

就 ② 完成、达到 (轲自知事不就)

①挣着 (自引而起,绝袖)

引 ②举起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