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教案第3页

  2.从生产力状况看,使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3.从农业结构看,以粮食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4.从生产关系看,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并不断强化,农民和地主之间形成租佃契约关系。

六、小农经济的特点、影响发展的因素及评价

1.特点

(1)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具有封闭性。

(3)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4)脆弱性:是一种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等特点的简单落后的小生产模式。

2.影响发展的因素

(1)生产力因素:耕作方式、耕作技术、土地制度等。

(2)小农经济自身特点:自给自足、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抗御天灾人祸能力差等。

(3)政府政策因素:封建政府为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固,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4)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严重的自然灾害。

3.评价

(1)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小农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