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地理基础能力60例纠错典例六:区域地理
2010高考地理基础能力60例纠错典例六:区域地理第3页

C.位于湿润地区 D.南北热量条件相差不大

(3)下列关于三大自然区区域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的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错因分析】第(1)题易出错,主要原因是对我国自然地理要素分布的规律性没有理解。第(3)题出错的原因是不能正确分析区域内部差异形成的原因。我国三大自然区主要是依据地形、气候的地域差异来划分的,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为季风区,反之为非季风区;山地、高原、盆地交错分布,受地形的影响等温线弯曲变化很大;河流径流量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从北向南依次减小。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主要以热量为基础,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纠错心得】此题要求考生掌握有关我国区域差异方面的知识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自然、人文状况不同,区域差异十分明显。

(1)我囯自然地理区域差异:根据各地区自然状况(主要是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植被等)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

①东部季风区:我国东部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为东部季风区,该地区地势较低,平原面积广大,受夏季风影响,气侯温暖湿润,雨热同期,自然植被以森林为主,但由于长期农耕,天然植被多被农业植被代替,为我国主要农耕区,河流多为外流河,汛期出现在夏季,水量较为丰富。区内按各地自然条件尤其是气候条件的不同,由南向北又分为华南热带湿润地区(南岭以南)、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南岭至秦岭一淮河之间)、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秦岭一淮河到东北的辽南一带)以及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②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位于大兴安蛉一古长城一祁连山一昆仑山一线以北、以西,因距离海洋较远,降水少,气候干旱,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大,海拔较高,以高原、盆地为主,地表景观以荒漠、草原为主,河流以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多为季节性河流,湖泊为咸水湖。本区以贺兰山为界分为西部的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和东部的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两个次一级自然区。

③青藏高寒区:本区平均海拔在4000mm以上,"高寒"是其典型特征,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低,冻土广布,太阳辐射强,地面景观以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为主,分布有较多的冰川、湖泊,是许多大河的发源地。本区的东南部因海拔较低,并受夏季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