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 七年级下册 第四课第二课时变化的奥秘--导学案
人民版 七年级下册 第四课第二课时变化的奥秘--导学案第3页

 第四课电视机的变迁

第2课时 变化的奥秘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⑴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经济特区的含义及作用。 ⑵掌握国家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

能力目标:⑴通过带领学生对祖国巨大变化的原因分析提高学生

的现象分析能力; ⑵通过对知识点的学习,增强学生政治语言的

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国家变化的分析让学生初步感受社会主义的

优越性,为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习重点】分析国家取得成就的原因;

【学习难点】学生分析"奥秘"时不能通过表面探索深层次原因。

【课堂活动流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二、 思考:我们搜索着身边的变化,感受着祖国的日新月异,享受着变化带来的喜悦,畅想着未来美好的生活。但我们是否思考过,这些变化的起源是什么?这些变化的奥秘又是什么?

1、人民公社化→十一届三中全会

2、农村改革--小岗村的手印

(1)昔日的小岗村(图片展示)

思考:是什么力量让小岗村的18户农民甘冒"坐牢杀头"的危险

签订秘密契约?这个契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

响?

(2)今日的小岗村(图片展示)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一般做法是将土地等按人口或人口与劳动力的比例分给农户经营。

  (4)农村改革: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出现了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从而纠正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协议中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是摧毁了封建制度后,实行的农民土地所有制。

3、开放的前沿:深圳特区

(1)昔日的小渔村(图片展示)

(2)深圳特区的创办

1980年8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在深圳设 立经济特区。同时设立的还有: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5月,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

特区的管理原则

经济特区的特点

经济特区设立和发展的意义

4、变化的奥秘

1、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

指导思想。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4、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课堂拓展

三个代表:(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6、课堂小结

7、当堂训练

(1)《春天的故事》歌词中的老人是指( )

A.毛泽东同志 B.邓小平同志

C.江泽民同志 D.胡锦涛同志

(2)"春雷、春晖"所指的事件是( )

A.春天的一种自然现象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 D.中国举办世博会

(3)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的变化(至少三个方面)

(4)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