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七单元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七单元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斯大林模式"   

  [材料一] 现在我国经济状况中最重要和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重心已转移到工业方面了。......要推进整个经济,所需要的正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业上。......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我们必须以尽快的速度扩大我国工业,把工人数量增加一两倍,我们必须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而且愈快愈好。

                               --《斯大林全集》

  (1)材料一体现了"斯大林模式"的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模式对苏联兴衰的影响。

  [教你读史]

  依据"重心已转移到工业方面""发展重工业"等信息分析"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提示] 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调高速度;农业服务于工业。影响: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造成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压抑地方和企业积极性,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 关于"斯大林模式"的两幅漫画:

  

  (2)结合材料二中的图片和所学知识,概述"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

  [教你读史]

  材料中关键信息"命令""跛脚"体现了"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

  [提示] 问题:依靠行政手段干预经济发展,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特征及教训

  1.原因

  (1)根本原因:苏联的小农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

(2)客观原因: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帝国主义包围下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