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1.1《静电现象与电荷守恒》学案(2)(沪科版选修3-1)
物理:1.1《静电现象与电荷守恒》学案(2)(沪科版选修3-1)第2页

   验理解不论何种起电方式,本质都是电荷的转移。

二.本节课标及其解读。1.了解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知道元电荷:(1)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了解摩擦起电、感应起电,能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3)知道元电荷、电荷量的概念,知道电荷量不连续变化。2.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1)知道电荷守恒定律;(2)应掌握完全相同的两个带电金属球相互接触后,电荷间的分配关系。

三.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是本节教学重点,起电本质是本节教学难点,教学易错点有三个:1.在静电感应现象中,金属导体内移动的是电子,而不是质子;2.元电荷是电荷量,并不是某个实体电荷;3.电荷量是不连续的,电荷的正负表示其带电性质。本节教学疑点有两个:1.对起电方式及实质的理解.(1)对物质内部微观结构分析,说明部分物质内部电子可以自由移动;(2)电荷守恒,说明起电的实质不是新电荷的产生。2.电中性的解释,加深学生对起电的理解。

课堂探究:

一.教材第3页的静电感应的实验是探究感应起电的重要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分组实验引导学生探究感应起电的特点和本质,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教材中各种实验现象均未给出具体的结论,这就要求教学中要渗透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

二.关于摩擦起电的实验,在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或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尽可能每次都朝一个方向摩擦,这样效果更好一些.关于教材第3页的"做一做",建议教师为学生创造条件,认识静电计和验电器,了解接触可以起电,感应也可以起电.

案例精析:

例1 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如图1-1-1所示,现使b带正电,则( )

A.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开

B.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

C.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D.b立即把a排斥开

拓展 本题中如果a的表面不是镀有铝膜,则a的近b端和远b端不会分别出现等量的负电荷和正电荷,但是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正确的选项仍然是B。

例2 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一个带+6×10-8C的电量,另一个带-2×10-8C的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