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一线高考历史北师大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3 第12单元 第26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新一线高考历史北师大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模块3 第12单元 第26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1)林则徐

  ①贡献:设立译馆,译成《四洲志》,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②地位: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

  ①贡献:编撰成《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②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以抵抗外国的侵略。

  3.作用

  (1)启发人们冲破闭关锁国的牢笼,拓宽视野去关注和认识世界。

  (2)为洋务派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近代化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2.形成

  (1)冯桂芬著《校邠庐抗议》,初步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2)张之洞撰写了《劝学篇》,系统地阐释了"中体西用"的思想理论。

  3.内涵: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维护中国的封建制度和名教纲常。

  4.评价

  (1)在反对顽固守旧、号召人们学习西方、谋求变革方面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2)它强调的维护封建体制随着时代的发展,又起着阻碍人们思想解放的作用。

  [轻巧识记]    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

  

  三、维新变法思想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和国人的进一步觉醒。

  2.理论依据: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严复的《天演论》。

  3.代表人物

  (1)康有为

  ①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②贡献:力证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是历史演进的必由之路,阐明了维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