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学案】第2页

4.成就:在建国后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知识点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目的: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经过

(1)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2)1954年,周恩来与印度、缅甸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将其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3.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4.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知识点三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日内瓦会议

(1)背景:美国干涉中国内政,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2)目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3)结果: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4)特点: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5)意义: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2.万隆会议

(1)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2)议题: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

(3)成果:周恩来鲜明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4)影响: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资料回放】 (教材第109页)《共同纲领》规定了我国外交政策的总原则,即保障本国的利益,拥护世界的和平,反对侵略和战争。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已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误区警示】 "一边倒"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一边倒"不仅不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相悖,相反,它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