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五 谈中国诗 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五 谈中国诗 学案第2页

3.在论述中国诗的特点时,作者把哪一个特点说得最详细?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作者把中国诗含蓄蕴藉、富于暗示的特点说得最详细。作者首先说中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在言外,耐人寻味。接着说中国诗往往在无言中蕴含神秘;中国诗喜用疑问句发问引思,诗歌荡气回肠。

(2)之所以说得最详细,就是要给人一个整体的印象,因为中国诗的含蓄凝练、晦涩难懂的特点是最出名的。

4.中国诗与外国诗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如果有,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

5.中国诗与西洋诗是相通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为什么我们还要研究外国诗呢?(请用课文语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研究外国的诗会使我们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如到外地旅游能增加对家乡的爱恋一样。

微任务活动二 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及效果

钱钟书《谈中国诗》善于用"比",即比较、类比、比喻等。试举例加以分析。

1.运用比较。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对中外诗歌进行了多角度比较,如中外诗歌的发展史、篇幅长短、风格特色、语言形式、思想内容等,观点明晰,分析令人信服。

2.善用类比。本文善用类比方法,用读者熟悉的事物加以类比,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增强了说服力。为了证明"中国诗是早熟的""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作者用中国绘画里早已有了"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以及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周到作类比,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中国诗的特点。

3.多用比喻。文中大量运用比喻句,不仅很好地证明了本文的观点,还使文章的语言更形象、生动。如"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这两个比喻句形象地证明了中国诗符合爱伦·坡"诗的篇幅'愈短愈妙'"的主张。

微任务活动三 品味语言,鉴赏评价

1.理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1)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中国没有史诗,连最好的戏剧诗也产生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诗歌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揭示中国诗歌发展的超常--早熟而早衰的原因,用反语的形式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人不重逻辑严密、臆断行事的思想方法的危害。

2.赏析下列语句。

(1)"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闪电战""轻鸢剪掠"的比喻有什么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闪电战"形象地概括了中国诗在篇幅上的特征--短以及欣赏诗的速度快。"轻鸢剪掠"是英国短语,意思是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鸢,又名"老鹰"。以"闪电战""轻鸢剪掠"的比喻加以论证,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中国诗简短而又意味悠远的特点。

(2)"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